医疗器械
话题简介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达到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等目的。

《科创板日报》26日讯,近日,巨子生物的三类医疗器械“重组胶原蛋白植入剂”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这是巨子生物今年申报的第二款三类医疗器械。
08月26日 19:40 阅 5.11W+
财联社8月26日电,记者今天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我国今年已批准创新医疗器械产品52个,截至目前,累计批准创新医疗器械产品367个。国家药监局今年出台十条举措大力支持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等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关键领域,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创新,鼓励高水平的全球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首发,以更多高质量的产品造福全球公众健康。 (央视新闻)
08月26日 11:40 来自 央视新闻阅 5.31W+
《科创板日报》26日讯,据国家药监局官网8月26日消息,由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这是我国在医疗科技领域实现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我国“十四五”科技部“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光子计数能谱CT研发”项目取得的重大进展。至此,联影医疗成为全球范围内,首家成功实现光子计数能谱CT商业化的中国企业。
联影医疗+4.06%
08月26日 09:44 阅 5.63W+
《科创板日报》25日讯,日本医疗设备公司泰尔茂宣布将以15亿美元收购医疗设备制造商OrganOx,以扩大其在移植医学领域的业务覆盖。OrganOx专注于肝脏灌注系统,其核心产品为肝移植体温保存设备metra,目前已在全球超过6000例肝脏移植手术中使用。
08月25日 17:26 阅 5.62W+
财联社8月25日电,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无界智慧(珠海)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极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600万人民币增至约866.7万人民币。无界智慧(珠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郑锋,经营范围包括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现由深圳市太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通智联创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上述新增股东等共同持股。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专注于陪护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致力于为康养陪护及医疗领域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并打造具备自主感知、理解、决策与执行能力的服务机器人系统。
机器人-0.45%
08月25日 15:53 阅 5.05W+
《科创板日报》25日讯,近日,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与天津市环湖医院牵头,联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天坛医院等国内多家顶尖医疗机构,聚焦解决脑积水精准诊疗这一国际性难题,共同启动全球首个神经重症脑机接口多中心临床试验。该项目以脑积水精准诊疗为切口,基于脑机接口联合脑脊液循环动力学技术,将传统脑积水诊断时间从2至3天缩短到30分钟,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首次突破传统运动和认知功能修复应用范畴,全面走向神经重症这一全新领域。
08月25日 14:07 阅 5.32W+
08月22日 22:02 阅 2.66W+
《科创板日报》21日讯,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耳与听力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支持耳与听力领域前沿技术发展与转化。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探索医工、医技结合,推动耳科相关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听力检测、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数据信息、人工智能技术在耳与听力健康领域的应用。
08月21日 13:56 阅 5.23W+
《科创板日报》21日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柔性侵入式脑机接口器件植入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发出一种刚柔可调的“神经触手”探针,将植入损伤降低了74%。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先进科学》杂志。 (科技日报)
08月21日 08:27 来自 科技日报阅 5.59W+
《科创板日报》20日讯,2025年7月,国家药监局共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295个。其中,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240个,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21个,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29个,港澳台医疗器械产品5个。
08月20日 11:47 阅 5.39W+
财联社8月13日电,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0部门印发《浙江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提到,打造多模态医疗行业大模型,建设全自主AI研发框架,形成共性模型服务能力。开发覆盖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公共卫生、药械研发、行业治理等一批专病专科模型和医疗智能体。聚焦人工智能数据与应用、脑机接口、新药创制等领域部署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多模态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与医学、药学交叉领域的科研布局。鼓励科研机构加强医学人工智能跨学科合作,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08月13日 11:02 阅 5.34W+
《科创板日报》11日讯,百川智能正式发布开源医疗增强大模型Baichuan-M2。根据官方微信公众号,百川智能针对医疗领域用户隐私考虑下的模型私有化部署需求,对Baichuan-M2进行了极致轻量化,量化后的模型精度接近无损,可以在RTX4090上单卡部署,相比DeepSeek-R1 H20双节点部署的方式,成本降低了57倍。
08月11日 13:33 阅 6.15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