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科创板话题:大基金
大基金
话题简介
2014年10月14日,工信部办公厅宣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已经于9月24日正式设立,将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实施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
财联社6月8日电,今天早盘,沪硅产业早盘低开低走,股价一度大跌超9%。消息面上,沪硅产业公告,大基金减持公司3%股份。今天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大基金减持后,不会改变股东结构。公司目前还是按照原计划,继续扩展项目,目前生产经营情况一切正常。梳理年报发现,沪硅产业2023年一季度盈利1.05亿元,同比扭亏。 (第一财经)
沪硅产业+4.58%
06月08日 13:44 来自 第一财经7.12W+
①鑫华半导体已通过江苏省辅导验收,即将报会,有望成为徐州市第一家科创板公司;
②此前,多位半导体硅片材料企业表示,6-8寸的半导体硅片技术已不是问题,未来12寸半导体硅片将是大方向。
06月07日 21:25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1.91W+
①大基金二期是以自有资金出资10亿元增资成都士兰,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仅次于母公司士兰微(600460.SH)。
②士兰微董秘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双方共计21亿元的增资将全部投向成都士兰正在推进的汽车半导体封装项目(一期),预计需要两到三年完工。
06月01日 21:13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余诗琪1.85W+
①慧智微今日上市开盘破发,跌9.75%。收盘报19.05元/股,目前总市值85.2亿元;
②IPO前,大基金二期、元禾璞华、红杉中国等头部机构突击入股;
③射频芯片领域面临变局,下游市场增速放缓叠加进入竞争红海,海外巨头已开始寻求业务转型。
05月16日 19:16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敖瑾1.53W+
①今年以来,被国家大基金减持的半导体股已达12家。
②对于国家大基金的多次出手减持,机构并没有持有悲观态度。
05月06日 16:58 来自 财联社 陆鹿2.72W+
财联社4月14日电,东吴证券发布报告称,海外制裁升级背景下,半导体设备国产化逻辑持续强化,看好晶圆厂加速国产设备导入,2023年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有望超出市场预期。扩产预期上修静待招标启动,半导体景气复苏同样利好设备。尽管大基金一期正在有序退出,大基金二期不断加码半导体制造、装备、材料等环节,2023年3月国家大基金二期投资重新启动,有望引发市场投资热情。AI算力需求持续提升,半导体设备承接AI扩散行情。OpenAI模型持续迭代,国内互联网大厂纷纷推出大模型,算力需求持续提升背景下,AI芯片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5年我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780亿元,2019-2025GAGR可达42.9%。截止2023年4月10号,ChatGPT指数累计涨幅64.22%,估值处在历史85.74%分位,AI行业发展大趋势下,AI行情有望持续扩散,支撑各类芯片的底层—半导体设备有望成为AI行情扩散的下一个方向。
04月14日 14:14 8.45W+
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10只新股中有6只出现了机构的身影。
04月10日 20:51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1.65W+
《科创板日报》4日讯,近日,盛合晶微宣布C+轮融资首批签约于2023年3月29日完成,目前签约规模达到3.4亿美元,其中美元出资已完成了到账交割,境内投资人将完成相关手续后完成到账交割。参与签约的投资人包括君联资本、金石投资、渶策资本、兰璞创投、尚颀资本、立丰投资、TCL创投、中芯熙诚、普建基金等,元禾厚望、元禾璞华等既有股东进一步追加了投资。公司将继续开放美元资金后续补充签约。C+轮增资完成后,盛合晶微的历史总融资额将超过10亿美元,估值将近20亿美元。此前,深圳远致、中芯聚源、上汽恒旭和君联资本通过受让大基金一期股份已成为公司股东。盛合晶微致力于发展领先的三维多芯片集成封装技术,提供基于硅通孔(TSV)载板、扇出型和大尺寸基板等多个不同平台的多芯片高性能集成封装一站式量产服务,满足智能手机、网络通讯、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汽车等市场领域日益强劲的高性能先进封装测试需求。
04月04日 12:10 8.73W+
《科创板日报》27日讯,湖北晶瑞是一家微电子材料生产商,主要生产半导体、面板显示、LED行业用超净高纯试剂材料、光刻胶及其配套的功能性材料。近日湖北晶瑞完成2.2亿人民币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国信弘盛。投后估值6.94亿人民币,占比31.69%。
03月27日 11:18 6.46W+
五个月股价实现翻倍、总市值近400亿元的国产GPU龙头和安集科技盘后同时公告遭大基金减持,大基金最近八天共计宣布减持五家A股上市公司。芯片巨头英伟达发布针对ChatGPT庞大算力需求打造的全新GPU产品,机构看好国内GPU算力需求高增长,公司市场份额或将持续提升,收入高增长可期。
03月22日 21:49 来自 财联社 刘星雨 平方1.67W+
有投资人表示,硬科技投资已进入深水区,投资时必须与产业链深入合作,现在集成电路的投资是往上游走。
03月19日 10:09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1.93W+
总市值近280亿元的半导体设备细分龙头盘后公告,大基金拟减持不超过2%,巧合的是股价盘中大跌近13%,昨晚公告遭大基金减持的万业股份今日一度跌近9%。值得注意的是,大基金二期仍在积极布局国产半导体重点环节,其中就包括上述两家公司的项目。
03月16日 21:49 来自 财联社 刘星雨 平方1.78W+
《科创板日报》14日讯,记者获悉,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处日前下发《关于组织召开大基金二期项目投资对接会的预备通知》,提到将邀请大基金二期战略发展部有关负责人就大基金二期2023年投资情况、形势、任务等作说明和沟通。江苏省电子处相关负责人今日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通知文件属实,对接会由大基金方面与电子处共同举办,企业若有重要项目或融资需求,可自行向各地市工信局或管委会报名。“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一个对接平台,具体的考量完全在大基金管理公司手上,我们对报名企业不做任何要求,也不是遴选机制”。(记者 郭辉)
03月14日 16:25 7.21W+
股权穿透显示,除大基金二期外,长江产业投资、湖北长晟发展背后大股东分别为湖北省国资委和武汉市国资委。
03月02日 11:24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2.07W+
财联社2月15日电,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今年以来共有189家基金公司参与619家A股上市公司调研。从板块来看,创业板和科创板公司是各大基金公司年初关注重点。截至2月14日,基金公司调研创业板上市公司200家,调研科创板上市公司123家。从行业来看,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等行业的上市公司最受基金公司关注。祥鑫科技、周大生、紫光国微、奇安信-U、杰华特、科德数控、澜起科技、利元亨、华东医药等个股受基金公司关注,开年以来获超60家基金公司调研。
02月15日 07:25 7.11W+
近年来半导体需求依旧强劲,尽管子公司产能持续扩充,但依旧无法满足市场增长,其晶圆厂产能利用率保持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01月18日 20:21 来自 科创板日报 郑远方1.67W+
财联社1月12日电,近期,知名基金经理谢治宇、王崇、张萍、赵强等管理的基金纷纷公告增聘基金经理。知名基金经理寻找投资伙伴,也让投资者担心现任基金经理是否存在离职风险。业内人士表示,行业中确实出现过通过增聘基金经理为原基金经理提供离职条件的案例,但当下基金公司为一些顶流基金经理增配投资伙伴,更多出于基金规模和业绩考量。为规模较大的基金增聘基金经理,可以减轻现有基金经理压力,同时,也可以与现有基金经理能力圈形成互补,扩大基金的投资范围,为持有人获取更好收益。 (中证报)
01月12日 06:43 来自 中证报5.98W+
大基金二期成立初期,提出要重点投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从其今年的投资领域来看,仍基本上围绕这两大投资方向。
01月03日 18:46 来自 科创板日报编辑 田箫1.26W+
财联社12月24日电,证券日报文章指出,距离2022年行情收官仅剩一周,理财、基金等产品收益排名战也进入“白热化”阶段。由于大部分投资者仍将基金短期过往业绩作为进一步投资的主要依据,因此年终排名不仅关系着各大基金公司“颜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大公司明年的市场推广效果。尽管年终业绩抢眼有助于基金公司打造品牌和产品营销,基金经理有望名利双收,但是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的专业机构,基金公司还是更应注重引导长线投资理念,切实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对于投资者来说,购买基金不能简单地追随所谓的“年度十强”,应该根据自己的投资需求、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多角度考察产品的相关指标,要观察长期业绩,才能得到更好的投资效果。
12月24日 06:49 8.29W+
此次定增拟全部用于存储器芯片封装测试生产线建设项目、高性能计算产品封装测试产业化项目、5G等新一代通信用产品封装测试项目、圆片级封装类产品扩产项目、功率器件封装测试扩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11月01日 22:41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宋子乔2.12W+
加载更多